HOMEPAGE

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

吳哥遺址 ‧ 柬埔寨

定居在新加坡的時候,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亞洲文明博物館(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)帶導覽,身為東南亞最富強的小國,新加坡大筆收購了許多東南亞的珍貴文物,而這些文物大部分都收藏在我們的博物館裡。即使我幾乎天天都在展覽廳內穿梭,每次看到這些美得驚人的寶物,還是常常目眩神迷說不出話來。其中有一尊大約半個人高、來自柬埔寨的千年釋迦牟尼雕像,面容安詳卻交腳盤腿坐在大蟒蛇身上,大蟒蛇有七個可怕的頭,並排張開像傘一樣遮著佛陀的頭頂。這座雕像其實是訴說著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,結果大水淹來了,蛇王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佛陀的故事。

無論是我們負責解說的人,或是來聽我們說故事的參訪者,大家都很喜歡這尊佛像,而且都會彼此互相問到「去過吳哥窟嗎?」凡是曾經造訪的人,談起吳哥窟都是一臉心醉迷茫的表情,彷彿吳哥窟是一個秘密花園,一個失落的香格里拉,只有身歷其境才能心領神會。我想想自己每天在博物館上課,讀了這麼多吳哥王朝的歷史,新加坡到柬埔寨還有飛機直飛,隨便網路訂個位就可以成行,還有更方便的周末小旅行嗎?於是,我們就像來度假的傻瓜觀光客,一腳跌進千年的歷史。


千年的貧窮。書上說「今天柬埔寨百姓的生活方式,和一千年前並沒有太多差異,尤其是鄉村,簡直就是吳哥窟砂岩上浮雕的寫照。」如果你也造訪過柬埔寨,被販售紀念品的赤腳小孩們團團圍繞;如果你也看到滿路肢體殘缺衣衫襤褸的乞丐,和處處皆是小心地雷的警告標誌;看到大大小小的動物,無論牛、狗、豬‧‧‧都餓成皮包骨,只能無力的躺在地上;還有那些小孩的「家」,那幾乎無法遮風避雨的草屋裡,只剩一圈圈的輪胎皮和垃圾;如果你在機場也有隨手翻書的習慣,那你一定不可能錯過滿牆關於柬埔寨共產黨「紅色高棉(Khmer Rouge)」的書籍,還有它為這塊土地所帶來的血腥大屠殺。紅色高棉或稱赤柬、赤棉,在它執政的1975-1979期間,估計多達兩、三百萬人虐死於其政權之下,歐美有許多關於紅色高棉的書籍和電影,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1984年的電影「殺戮戰場 (The Killing Fields)」。赤棉幾乎虐殺柬埔寨一個世代的人民,今天柬埔寨有1400萬人口,70%都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。

但是如果你走在柬埔寨,你一定看過這些小孩的笑容,他們一路唱著歌去上學,他們其中一些長大後當導遊,外語說得比你我都好;你會看到夢中的吳哥遺址,而且一旦造訪過吳哥殿堂,它就會永遠存在你的夢裡;你還會看到許多富裕國家的人民在這裡行善,建立學校、醫院、孤兒院‧‧‧ 你也會看到APSARA,它是吳哥管理保護局 (Authority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gkor and the Region of Siem Reap)的縮寫,也是吳哥石雕跳舞仙女的名字;說不定你還會吃到令人驚艷的高棉菜,神奇的廚師彷彿把越南、法國等國家在軍事上的強勢佔領,化成一道道文化、美感和味蕾都和平幸福的料理,讓人感動到想去廚房和廚師敬禮;然後你一定會看到我們的佛像,大大小小各種材質,佛陀和蛇王,寧靜而強大。


吳哥城是9至15世紀高棉吳哥王朝的首都,全盛時期面積近三千平方公里,人口約百萬,可能是西方工業革命之前全球面積最大的城市。吳哥王朝的國王們竭盡所能的建造廟宇,成為今日西北叢林中佔地廣泛的吳哥遺址。吳哥遺址以Angkor Wat (吳哥窟)和Angkor Thom(大吳哥城)為中心,經常被形容是在19世紀中葉由法國人發現的,其實高棉人一直知道它的存在,只是曾經輝煌燦爛的信仰殿堂,當時已經淹沒在虎豹出沒的荒煙蔓草中。但還是要感謝法國探險家,讓吳哥遺跡的美撼動整個西方世界,終於在19世紀的最後一年成立古蹟維護小組,許多歐洲專家的名字從此被記錄下來,因為幾十年來,他們耗盡生命也要保護這些古蹟。現在的柬埔寨已經在首都金邊成立學校,教導本國人從事古蹟維護的專業,但在柬埔寨的斑斑血淚史上,無數計的當地維修人員為了保護古蹟犧牲生命,他們在連年的戰火中默默工作,既使外國維修團隊都已經撤離了,他們也是最後留守的無名英雄。

這段旅程的終站,是距離吳哥遺址中心40公里之遠的Beng Mealea(崩密列),我們幾乎花了大半天,就在這個早已經崩塌頹圮的遺跡中漫步。亂石中,每個傾頹的浮雕都是國寶級的骨董。是幸?還是不幸?它們不在博物館裡,沒有專家帶著手套使用化學藥劑為它們清理,沒有被放進空調室細心呵護,沒有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在它們面前驚聲讚嘆‧‧‧ 但它們在自己出生的地方,從一開始就是,歷史更迭歷經滄桑,見證人類的野心和衰敗。導遊告訴我們,在紅色高棉的內戰中,Beng Mealea曾經是游擊隊的戰場,輸了戰爭之後,贏得勝利的既得利益者,決定放棄這個選錯邊的地區,以及生活於上的人民,因此,即使在已經是赤貧的柬埔寨,這個地區更是困苦,苦到連賣紀念品的孩子都很少,是當地人眼中的「廢墟」。

這座「廢墟」,才是最真實的博物館。


(原文刊載於The Big Issue Taiwan 4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