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PAGE

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

蘇格拉底式教學法

美國法學院最「精采」的地方,就是蘇格拉底式教學法。它是一個律師生涯的起點和試煉,通過這個關卡,一位平凡的學生才開始具備成為律師的條件。正因為它是如此真實、殘酷,它也成為許多學生的「最恨」,甚至在多年之後仍無法釋懷。

蘇格拉底式教學的真諦,就是在上課之前,學生必須先預習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判例,上課時教授就依照座位表,抽點同學回答問題。通常一位學生負責一個判例,所以教授就等於花上十分鐘到三十分鐘的時間,在全班近百位同學面前和你「對話」。這也是「蘇格拉底」名稱的由來。不同的是,它並不是普通的對答。一位嚴格採用蘇格拉底式教學法的教授,通常會先問被點到的學生這個判例的事實(例如原告和被告的背景、事情是如何發生)、訴訟的進展、各級法院的判決、雙方爭議點、法官判決的理由,還有持相同(或相反)法官的意見。學生真正的挑戰,是教授永遠站在反方挑戰你的想法,一如法庭上拼命擊倒你的對手,或是認為你沒做好準備的法官。問題是,學生才疏學淺,很難辯駁教授的挑戰。


剛開學時,還有一、兩位天真自信、汲汲營營、力求表現的新生,會在同學面前自吹自擂,發表「期待被教授『揀選』」的言論,但上課幾個星期之後,當大家都在期待有壯士出現時,這種同學自然而然就消失了。

少數非常優秀的學生,就像受傷的戰士,在大庭廣眾之前接受教授咄咄逼人的攻擊,同時在短時間內,為自己的知識辯解,奮力一搏。當然,這樣「值得尊敬」的學生並不多見。所以,大家就可以想像,大多數沒有充分準備的學生,遇上憎恨學生沒有預習的教授,課堂如殺戮戰場般的畫面有多血腥了!

萬萬沒想到,開學不到三個禮拜,教授就大開殺戒...

教我們侵權法的査得勢教授,畢業於蘇格拉底教學法的發源地「哈佛法學院」。他是此方法學派的正統傳人,而且大有變本加厲的趨勢。一個血雨腥風的星期二早晨,倒大楣的韓國男同學金承重成了課堂上的祭品。

「Mr. Kim!」査得勢才站上講台,第一件事就是點人開銏。金承重緩緩的舉起手,全班一致投以同情的目光。

「請你解釋Herring v. Boyle」。

「教...教授...我...」金承重才到美國一個多月,說起英文非常吃力,帶著濃厚的韓國口音。

「教授,我英文不好...」金承重對於自己的英文極度缺乏信心,「我英文不好」幾乎成了他的發語詞。

「英文不好,」査得勢犀利的目光直視金承重,「英文不好就不要待在這個教室裡!」

査得勢的反應太令人震驚,尤其是發生在對於「種族歧視」議題非常敏感的美國,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!

査得勢的「誠實」讓我理解到,在這個環境裡,「英文不好」是不被原諒的,無論什麼理由。

査得勢另外抽點了一位美國女生解釋判例。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。正當大家慢慢從剛才的尷尬中回過神來,査得勢突然一轉頭,拉高嗓音射向金承重,「Mr. Kim,再請你重複一次『reckless』的定義。」

金承重愣了一下。

「嗯...」這次査得勢只給金承重三秒鐘。

「Ms. Peterson。」査得勢另外再點一位同學,速度之快彷彿他早就計畫好。

我根本不敢再看金承重。

空氣冷的快要結冰。教室內一片死寂。

「今天就到此為止。」我以為査得勢終於決定結束今天的煎熬...

「Mr. Kim,」査得勢義無反顧的走向金承重。一整堂課,金承重的頭幾乎沒有再抬起來。

「我下一堂課還會再叫你。」

然而金承重的悲劇並沒有隨著下課劃下句點。他事後告訴我,査得勢甚至寫一封電子郵件給他,批評他沒有做功課。也許是金承重的大韓民族自尊心被深深傷害,或是他認為自己的實力還不足以應付法學院的要求,一學期之後,金承重便休學了。金承重的離開,使我失去了一位熟悉的朋友,尤其在外國學生只有兩個百分比的法學院,超級少數民族的我們更加彼此珍惜。但是親眼目睹他的遭遇,我可以理解他的決定。即使經歷幾年,當我為了寫這篇文章,仔細回想事情的經過時,我依然感到心有餘悸。只能祝福金承重終有一天可以完成夢想。

査得勢教授是學校裡的爭議性人物。學生對他有非常兩極的評價。有人認為他教學認真,(他甚至有自己的網頁,所有上網問的問題,他都親自留言回覆。)也有人認為他緋聞不斷、熱中派系、私德不佳。在我看來,兩種看法都是事實。也許對於金承重,他確實是出於善意,只是文化、語言和個性上的差異,導致不幸的結果。對我而言,金承重的遭遇讓我徹底蛻去法學院甜美、充滿想像的糖衣,實際且沉重的思考我所選擇的事業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