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行的目的有幾大類,最常出現的就是「增廣見聞類」,舉凡去看古蹟、看建築、欣賞別人的文化或生活方式,都能讓我們開拓視野增長知識。但還有一種不同層次的旅行,也不能說是優於或是低於「增廣見聞類」,但它的目的卻是恰恰相反,應是屬於「完全放空類」,就是你根本不想花一個腦細胞去學去看去體驗什麼新東西,旅行的目的就只有一個,就是想身處在那個環境,每天只要醒來,確定你活著,呼吸,確定你在這個地方,就已經達到極樂境界。有這種旅行?有的,姑且稱它是度假吧!有這種仙境存在?有的,而且馬爾地夫是首選。

也因為馬爾地夫的島嶼很迷你,所以大部分的島嶼都採取「一島一旅館」的經營模式。所以,到馬爾地夫旅遊和去其他國家不同,選擇「旅館」變成整趟旅行最關鍵的事情。如果是去巴黎紐約等大城市旅行,隨便訂一個交通方便的小旅館就可以,反正只是放行李睡覺,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城市裡面晃來晃去,除非是特別來欣賞很有特色的旅館,否則不會有觀光客花大錢來紐約睡覺啊!

至於要如何慎選呢?我個人的經驗是,選擇預算範圍內你最喜歡的旅館(...或是像我們一樣失控,選擇超出預算的星星旅館) 因為我們在馬爾地夫的旅行就是整天「躺著」,躺在沙灘上、海水裡、星空下、浴缸中、躺椅上、泳池內、大床上... 而且躺著的時候什麼也不做,只是張眼看看碧海藍天,聽聽海水輕拍肌膚的聲音,頂多就是伸手張口喝喝旅館送來的果汁。(是的,比老婆更重要的Blackberry此刻可以丟掉了!) 因此check-in一間舒適到可以整天躺著的旅館,簡直是無與倫比的重要!
我們的旅館位在一個很小的島上,步行二十分鐘就繞完島嶼一圈,所以無論在旅館的任何角落,都可以感覺到自己被海洋包圍著。旅館只有兩種小屋,不是在沙灘上就是在海水裡。海上的小屋都被珊瑚礁環繞著,所以旅客只要打開自家的門,就可以像逛花園一樣,游進珊瑚礁和魚兒們(包括小鯊魚)的海洋花園。原來所謂的「高級旅館」,就是讓旅客在一個現代化的環境中,明明是一邊喝香檳一邊洗泡泡浴,還可以完成「現代魯賓遜」的幻想,以為自己流浪到無人小島,沙灘上光著屁股晃一圈也見不到其他旅客... 其實這時旅館員工正在整理你的小木屋,忙著補充冰箱裡的冰淇淋和水果啊!

也許,馬爾地夫最驚人的地方,不只是它糖一樣細緻的沙灘,而是現代人從擁擠的都市叢林之中逃離,遠遠被拋入印度洋的中心,身、心、靈皆與世隔絕的孤獨之美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